时隔7年,酒鬼酒再度陷入质量危机,此次事件的主角是甜蜜素。 12月17日,酒鬼酒原经销商来今雨轩公司法定代表人石磊向媒体举报,称其仓库封存了5万瓶年的54°mL老酒鬼酒中疑似添加甜蜜素,同时出具了三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12月21日,酒鬼酒作出紧急回应,称其“未采购过甜蜜素”,直指酒鬼酒原经销商石磊“意欲谋求不正当利益”。 双方陷入对峙局面,事件越发扑朔迷离,目前最担忧的还是消费者。 近日,本刊走访多家大型商超及酒行,并未发现此次身陷甜蜜素门的54°老酒鬼酒。此外,本刊浏览酒鬼酒在天猫、京东等旗舰店的在售产品,也未找到该款产品。 一名酒行负责人告诉本刊:“该款老酒鬼酒在市面上已经非常罕见,由于年份久远,仅存在于少数收藏者手中,普通超市都是以52°精品酒鬼酒、52°珍藏特酿酒鬼酒等主流产品最为常见。” 权威抽检数据:大品牌值得信赖 酒鬼酒中疑似检出甜蜜素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白酒行业违规使用甜味剂乱象其实一直存在。 年4月,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标称由四特酒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四特酒,因检出甜蜜素被判不合格。 此前,本刊也整理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包括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收录的自年~年对白酒的抽检情况。 抽检结果显示,近5年共检出批次不合格白酒,当中以散装白酒为主,占比63.4%。不合格原因以酒精度(占32.7%)、甜蜜素(占31.0%)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白酒中违规使用甜蜜素最为常见,但抽检发现的甜味剂却不只有甜蜜素,违规添加糖精钠、纽甜、阿斯巴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甜味剂也是屡见不鲜。 有一点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