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营食系列 01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道非常不错的食疗:舒心汤。 舒心汤可以用于健脾消积、去湿化痰和止咳平喘等症状,对脾、胃、肺等部位的问题都有帮助。 它是一位名中医润师,经过了多年的反复研究和临床所研发出来的食疗方。 不仅于此,在爱心树的营养指导中,更是通过了大量的应用,再次验证了它的作用,并收获到非常多的喜悦反馈。 因为它的针对范围非常地广泛,能帮助人体改善各种的不舒服,因而得名:舒心汤。 02 ▲一、材料搭配及用量 舒心汤:炒山药50g、炒麦芽30g、炒薏米30g、橘皮15g、茯苓30g、芡实30g、丝瓜络30。 用法:煮水当水喝,一贴最多可以喝三天。 加减法: 有寒或发烧的,加姜2-3片、大栆3-5个。如果寒湿较重,把生姜改成干姜从15g加到30g; 有咳喘严重的,加紫苏叶10g、苏子15g、杏仁10g; 有热症的,加赤小豆30g; 有出虚汗或多汗的,加浮小麦30g; 有烦躁不安的,加佛手瓜15g; 有入睡困难的,加莲子30g; 有大便干结或便秘的,芡实减半或者去掉,用芝麻仁20g代替,黑白皆可; 有腹胀肚痛明显的,把橘皮加量到20-30g或加萝卜籽(莱服籽)15g; 有腰膝酸软无力的,加核桃仁2个。 注:在没有热症的情况下需要把丝瓜络减半或者姜加倍。 03 ▲二、寒热辩证技巧 寒重的多加姜,热重的多加赤小豆。 什么叫有寒? 比如有清鼻涕、舌苔白厚、怕冷、出冷汗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就适当加大姜栆的量,等同姜栆汤的用法。 什么叫有热? 比如有口臭、眼屎多、鼻子干燥、口腔溃疡、中耳炎、小便黄赤、大便干燥便秘、舌头起点红、舌苔发黄、黄痰等常见的上火症状,这种情况下考虑加赤小豆。 还有一种情况:寒热错杂、外寒内热或内寒外热。 这时候,可以把姜栆和赤小豆都加进去。或者辨别不出来到底是寒还是热的,依旧是都加进去。 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一开始姜栆可以少量加,喝过几天之后就要加量,这是因为赤小豆丝瓜络吃多了会有凉意出来,所以要加姜去中和。 舒心汤,是通过姜栆与赤小豆莲子来调整寒热的,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减这几个量即可。 觉得凉了就加倍姜栆,去掉豆子,感觉有点上火就减姜栆,加倍豆子莲子。 所以要跟着感觉走! 什么是感觉? 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喝水来判断。 比如说不舒服时喜欢喝热水,就说明是寒了,至少是偏寒的,所以姜要多加。反之亦然。 04 ▲三、烹煮方法 1、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10分钟就差不多了,不必拘泥; 2、至于口味,可以等熬好后适当加糖进行调味。寒症加红糖,热症加冰糖; 3、至于需要喝多久,根据身体的症状反馈来,可以先喝一周观察看。此食疗方因为是药食两用的食材,所以可以长期使用。 05 ▲四、适合人群 1、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按基础量喝。 食材的用量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当作白开水来喝上一天的,而不是像中药般按顿服用,所以不论年龄大小都是这个量。 2、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给喝了,但只要是在一岁以下的宝宝,食材量得减半; 3、孕妇也可以喝,但丝瓜络的用量得减半; 4、哺乳期的妈妈因为需要考虑奶水问题,也可以喝,但得麦芽换成鸡内金10g或者神曲10g。 06 ▲五、注意事项 1、山药 需要选用干的山药,因为新鲜的会太滋腻助湿,造成不易消化。 如果没有炒山药,用量则减半,在有发热的情况下才可以用生的。 2、橘皮 原本是用桔络的,但是考虑到不好买(能买到的就用“桔络”,效果更好)。 橘皮,直接用自家晒干的就行,实在没有也可以到药店买。 至于陈皮,现在药店里的都炮制过了,不好吃,效果还不好。 3、丝瓜络 选用丝瓜络是因为它有理气化痰通络排脓的作用。 而且还是经过仔细筛选的,没有啥味道,也没有所谓的毒副作用。 至于丝瓜络有点偏凉,但不是大寒之物,想想丝瓜汤就知道了,所以可以放心应用。 4、赤小豆 红豆有两种:一种大红豆是健脾补血的;一种小红豆就是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的。别混淆了哈。 此方献给所有需要被帮助的小姐妹们,大家不妨一试。 这里再次感谢润师的无私贡献,为造福国民健康划上了一笔浓厚的中医色彩。 借润师的话,希望大家真正的走向舒心之路。 一分钟认识我 我们是爱心树小儿好养母婴营养师团队。 从年至今,已给超过10万+的妈妈们科普了1个亿以上的育儿知识。 所独创的小儿好养科学营养育儿理念,更是成功帮助过万的妈妈解除了育儿上的困惑及焦虑。 如果你是宝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