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雨 水 防 病 养 生 雨水时节的到来,意味着冬去春来,干燥的天气渐渐被潮湿所取代,此时寒湿之邪较重。且随着春风送暖,不少致病微生物快速传播,人体健康受到威胁。由此,雨水特别要注意养生和疾病的防治。 今天,就由社区中医医师为大家讲解雨水节气如何养生防病! 中 医 介 绍 胡蕊 徐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主治医师 注 意 天 气 雨水前后这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最好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出行前酌情增减衣物。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10℃就不要忙着减衣服。 加 强 锻 炼 锻炼也是春季预防疾病的方法之一,建议每天进行三十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 饮 食 调 养 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因此,调养脾胃尤其重要。饮食上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山药、扁豆、瘦肉、鱼类、蜂蜜、姜、大麦、小麦等具备补益和缓功效的食物,搭配当地应季的新鲜蔬菜以疏肝理气。 PS:最好不要吃反季节的食物。 春 捂 防 病 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此时“春捂”对防治疾病有好处。 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脖子、背部、腹部、足底、脚踝。民间有句保健俗语叫“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春捂要使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雨水节气还要注意以下多发疾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腮腺炎、麻疹、百日咳、肺炎、肺结核、猩红热等呼吸系统传染病常易在此时暴发流行。 中老年人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因气候变化使病情恶化或加重。 生物激素正处于高峰期,因此容易发生皮肤病等过敏性疾病。 血液循环系统在这个时期也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容易发生高血压、痔疮出血、女性月经失调等疾病。 本文图源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jbyw/129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