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唠ldquo科rdquo抗击

时间:2021-6-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11/4306091.html

小创有话说

“人类与传染病的博弈”主题展自开展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的参观体验。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主旨的主题展,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知路上,小创尽己所能,服务大众,值此主题展如火如荼之际,线上科普,火力全开。

新冠病毒之所以可怕

在于它传染性极强

对肺部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如今

在万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努力之下

我国新冠疫苗研制成功,防护措施尽善尽美

而我们如何才能做到

防护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

研究病毒的传播途径

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则乃必须之举

那么,新冠肺炎如何传播?

戴口罩能否有效防止气溶胶传播?

针对不同传染源的隔离预防措施有哪些?

今天,小创和您一起聊聊

有关防护措施的那些事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包括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被易感者吸入感染)、消化道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进食感染)、接触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进食感染)、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被叮咬感染)、医源性感染(指在医疗工作中人为造成的某些传染病的传播)、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交等传播);垂直传播主要有母婴传播(婴儿出生前已从母亲或父亲获得的感染称为先天性感染)。

不同传染病的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所差异,我们研究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成为有效防控传染病的根本。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

什么是气溶胶?什么情况下气溶胶会传播病毒?

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颗粒直径一般小于微米(0.1毫米),我们熟悉的PM2.5就是一种气溶胶。病毒气溶胶是生物气溶胶的一种,生物气溶胶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真菌、花粉以及其他来自生物的副产物等。飞沫其实也是生物气溶胶的一种,只不过来源于人,人呼出来的是高湿度的生物气溶胶颗粒。如果是病人呼出的气溶胶,可能包括病毒等多种病原体。

按照现在的防护手段比如戴口罩,能否有效防止气溶胶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空气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还能开窗通风吗?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进行医学隔离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

适用于通过空气传播的感染源,如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隔离病种如麻疹、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以下措施:

1.病人置于单间病房,病室门前悬挂黄色“空气隔离”标识。

2.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3.病情允许的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口罩潮湿时及时更换,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4.每日两次通风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工作人员进入隔离房间,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的穿脱程序。使用后的物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封口并醒目标识。

6.限制探视人群,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7.患者出院或转院后,房间所有物品表面以及空气进行终末消毒。

#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

适用于通过飞沫传播的感染源,如百日咳杆菌、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脑膜炎双球菌及A群链球菌等。隔离病种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以下措施:

1.病人隔离于单间,相同病种、处于同病期的患者可置于同一病房。

2.病室门前悬挂粉色“飞沫隔离”标识。

3.近距离接触患者时,戴医用防护口罩。

4.病情允许的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口罩潮湿时及时更换,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5.病房加强通风。

6.工作人员进入隔离房间,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的穿脱程序。使用后的物品用双层黄色收纳袋收集,封口并醒目标识。

7.限制探视人群,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洗手或手消毒制度,患者之间、探视者与患者相隔距离应大于1米。患者出院或转院后,房间所有物品表面以及空气进行终末消毒。

#接触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

适用于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周围环境而传播的感染源,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

1.患者的安置

(1)首先患者应安置在单间病房,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同一房间,或采取床旁隔离措施,感染患者、疑似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宜分区安置。

(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设立隔离标识。

(3)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病人和环境物体表面的污染。

2.个人防护

(1)进入隔离病房,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2)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3)严格执行“手卫生”,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

3.环境及物体表面

隔离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一般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不能专用的器械,每天用后应进行高水平消毒。保持病室清洁,患者经常接触到的物体表面、设备如家具、门扶手、栏杆等每天清洁擦拭消毒。

内容来源:人民网、新华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彩文章合辑

推荐阅读

元宵节: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输送技术扶持产业培育人才——科技作支撑脱贫动力强

科技外交官范天阳:中国抗疫成功,期待全球回归常态

60秒看科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jbyw/135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