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一年养生最重要的时

时间:2021-7-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助力青少年祛除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清明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虽然规定的假期只有一天,但其实清明的节期是很长的,有前10天、后8天,和前10天、后10天的说法,近20天的时间内均属清明节。人们要在这个节期里进行禁火、寒食、踏青、插柳、蹴鞠等一系列活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清明节也有不少民间的传统禁忌,比如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气养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当到了清明节气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是阴雨天气,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人也是很容易生病的,有风湿病的人也容易腰腿疼痛,医院张敏副院长提醒大家这时一定要重视养生。

1、清明户外踏青

此时节的中后期会清静明法的气候了,人们宜随着明媚的阳光的到来而多到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古人谓之“踏青”(即郊外运动)也是指在这段时间进行的。且宜加大运动量。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能登山、做过量的运动。

2、预防“病从口入”

春季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预防“病从口入”。

3、忌食“发物”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4、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这个节气又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

5、注意保暖预防湿邪

清明处于春夏交替之时,正是冷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天气、温度的变化相当大,时热时冷。在这细雨纷纷的节气里湿气较重,人体容易感受湿邪、觉四肢麻痹,尤其是老人家,易出现关节疼痛等病症,加上此季凭吊活动的劳累。更要注意全方位的养生保健。

省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更多专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jbyw/136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