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国际商务中心 徐圆圆-- 最近济南又开启了“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模式,桑拿天温度高、湿气重,我们成年人都觉得很不舒服,更不要说是小宝宝了。 感冒、发烧、咳嗽, 呕吐、腹痛、腹泻, 厌食、便秘、消化不良, 痱子等湿疹反复发作, 睡觉不踏实、哭闹多动, 生长迟缓、夜尿盗汗…… 宝宝生病了,如果爸爸妈妈懂得一点简单的推拿按摩方法,不仅能帮助宝宝尽快治好病,还能免去宝宝打针吃药的痛苦。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通过推拿穴位、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 常用推拿手法: 小孩子皮肤娇嫩,所以推拿时要特别注意手法,操作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操作的基本手法有: 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 此外,还要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一般来说,小儿感冒、腹泻、咳嗽、发热等疾病,都可通过推拿手法来减轻或者治愈。 几种常见的推拿方法(带动画): 1、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苔薄、白。 ①重推三关穴次。 穴位:三关穴 位置:位于小儿前臂桡侧缘,为掌横纹的拇指端同肘横纹的拇指端的连线上。 操作:用拇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次。 主治:感冒,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 ②揉外劳宫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2、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①清肺经次,清天河水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次,捏挤10~15次。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④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3、外感风寒发烧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下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①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②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③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④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次。 ⑤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次。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4、百日咳 穴位: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约揉~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5、高热神昏 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约补~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清~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6、发热呕吐 穴位: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推~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7、食欲不振 穴位: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8、泄泻,呕吐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9、食欲不振、便秘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给孩子推拿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以便“对症推拿”。 2、应选择清静、避风、温度适宜的场所。 3、推拿时要注意双手整洁,忌带戒指、手镯等饰品,手指甲要修剪,不宜过长,不能有倒刺,以免不小心划伤孩子。 4、不要在孩子饥饿或者饱餐后进行推拿。 5、推拿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多不超过20分钟。 6、推拿后注意避风,也不能吃生冷的东西。 7、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及危重病症等症状者不宜进行推拿…… Add:-cooneyrdRichmond(太平洋商业中心,价廉超市后面写字楼) 赞赏 长按最好的白癜风专家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