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之魂八角寨(组图) 挡河石八角寨门遗址 赏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与大多数人跟风、从众不同,我更爱独处不喜群聚。闲暇之余,一张藤椅,两本书,在3尺阳台与四五盆花草做伴,可以坐个小半天;双休日或稍长的假期,常常独来独往,天马行空,穿行于名山大川,访古迹猎传奇;后就各类风土人情,史料印迹,去粗留精淘洗沉淀。 十五年前,我开始爬格子敲键盘,涉足副刊,走遍本县所有乡镇和桂林周边县市,尽收各地民俗风情和名胜古迹,如平乐县西岳村的百年妈祖、地广人稀的大发瑶山、三江合一的桂江;永福县百寿岩、穿岩古道,永宁州古城;龙胜县龙脊、壮寨;灵川县大圩、江州头。一年前的三月八日,在“百节之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桥风雨桥,丹州古城;今年七夕节前夕,我来到了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八角寨。 山重水复八角寨 10里不同天,车出临桂,穿桂林,进入资源县境,不知已过了多少个十里,先前都市内接踵而至的人流,首尾相继的车龙,早已淡出视野;只见车窗两旁,湛蓝的天空下,巍巍雄峰被满眼郁郁葱葱的竹木覆盖,雄峰脚下的资江,时而缓缓前行,时而豪情百倍。 八角寨位于梅溪乡境内,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国内最美丹霞,谓:“丹霞之魂”。丹霞地貌区常常以奇险地势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八角寨作为高山村落,那是数百年之前的事了,存留至今的只有寨门及西南面寨墙一垛,长5十米,高五米,厚八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清道光年间,农民起义领袖雷再霍在八角寨屯兵扎寨,揭竿而起,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威震朝野的农民起义运动。 登陆旅游指南上的八角寨,泛指广西资源县梅溪乡和河南省新宇县崀山镇,方圆六十多千米的鬼斧神工的群山,群山中有亿万年前地壳运动,风剥雨淋、经流水、崩塌、风化与溶蚀等作用后构成的石寨、石柱、石窝、石巷、图案等自然景观,因主峰云台山斜生八个翘角得名,集险、峻、雄、奇、秀、幽于一身,在飞机上俯瞰八角寨恰似观音菩萨的莲花座。是驴友徒步穿越的最好线路,也是游客可轻松进入的旅游胜地,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丹霞之魂数八角 当地向导司机唐杰告诉我:梅溪,意为梅花撒落的溪流。在高山峡谷中穿行的梅溪河,是资江着名的支流。客人多的时候,唐杰用面的接送;单身游客就用摩托。我们乘坐摩托从梅溪往八角寨前行,一条无名小河边,突兀的高大石山“挡河石”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中的挡河石高约百米,气势磅礴,威风凛凛,使河流改道,河水易位。 山是一处景,景即一座山,八角寨是国家地质公园,已获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迷宫”、“降龙岩”、“眼睛石”、“群螺观天”虽然皆为庞然大物,但都栩栩如生。行走石巷(一线天)、石梁、障谷、龙脊、天梯等无不感到奇异、震动,剧烈跳动的心脏仿佛要从胸口蹦出体外。群山高高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好在上的洞穴还遗留悬棺,不过八角寨悬棺,非考古和民俗专家无缘亲临其境一睹为快,普通游客则望尘莫及。 八角寨的最高处云台山,其名源自“云海拱日,貌若莲台”,属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列四十一。名山皆古寺,云台山上有大雄宝殿和天宫寺,大雄宝殿始建北宋末期,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千余年,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雕龙画凤。天宫寺始建唐代初年,名“云台寺”、“天心宫”。传说观音菩萨回南海,途经“天心寺”曾驻足讲经说法,后寺中常现佛光彩霞,故更名。千百年来,该寺皆为桂北、湘南的佛教圣地,僧侣众多,香火壮盛,每一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更是人山人海,香客空前。遗憾的是,莫某造访的时候,天宫寺正在重建,仅设临时佛堂供奉菩萨。 最具看点的是云台山烧“龙头香”。云台山龙头长约九十九米,宽不到10公分,如巨龙昂首欲飞,上接天穹,下临深渊,山势巍峨险峻,从古至今,香客都喜在此烧头香,故名:“龙头香”。与众不同的是,“龙头香”非香客自己供奉,头天晚上借宿山脚农家的香客,睡至四五点就穿衣起床,披星戴月,爬石级穿林木,赶早到云台山顶,请得道高僧迈太高约万丈、容得下一只脚的龙颈移步至龙头,作揖敬香,朝拜诵经,不论刮风下雨。 赶早不如赶巧,我们有幸目击烧“龙头香”。只见主持邹在宏于栅栏外静候香客填上籍贯、姓名、合家人口,后手执黄纸黑字,上印“道经师宝”红色篆章的进香文疏,心平气和虔诚,连读带唱,念念有词,一番“伏以”、“今奏”、“维祁”耗时10多分钟,又“更祁”:“鸿恩迭沛惠我无疆保家下人口清太老者福寿绵长壮者发家致富青年青云直上少小步步高升工作者一步登天生意者财源广进开车者出入平安读书者好学上进一举登科……”主持邹在宏,自幼习武练功,亦历经曲折,曾漂泊至湖南、贵州、广东、四川等地打工谋生。进香文书颂毕,来自梅溪乡枫木村的他,在众目迎送下超出鲜有游客足迹的岩石,一步一步前往龙头。又是一番繁琐的进香仪式后,两炷高香在万丈悬崖上的龙头冒出缕缕青烟。 云海群峰八角人 爬八角寨,登云台山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远眺云海群峰,日出日落的方式有3:拾级,骑马,坐缆车。自湖南新宁县崀山镇的石级稍缓,级数亦不多;从梅溪步入则不同,台阶掩藏于竹木深处,皆搭建在峻峭的岩石边上,登高转弯,然后再转弯登高,沿途有几处凉厅,供老人小孩等体力不支者歇脚休整。也有猎奇心极强、寻求刺激的游客从崀山镇骑马登高,精瘦结实的马匹镇静有力,其“笃笃”声响,一路洒落;在临崖或转弯处,马主人用竹木做成栅栏,游客皆觉有惊无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jbzd/9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