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儿童咳嗽频发,家长如何预防和辅助治疗

时间:2016-11-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秋天可谓是宝宝们的“咳嗽季”,前两天小编参加了市里一位中医儿科医生的健康讲座,期间很多家长都苦恼的说:我家孩子咳嗽好多天了,药也吃了,可还是反反复复。究竟该怎么办呢?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聊聊宝宝咳嗽有痰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宝宝咳嗽有痰的症状呢?怎么区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家长们又怎么能在家就帮助宝宝预防和治疗咳嗽呢?

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那不同类型的咳嗽怎么样区分呢?在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

舌苔是白=风寒咳嗽: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风寒咳嗽推荐食谱:

生姜+红糖+大蒜: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蒸大蒜水: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烤橘子: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梨+花椒+冰糖: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家长可自行选择。

以上是治疗风寒咳嗽的食疗方,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性寒凉的食物不能让孩子吃:绿豆、螃蟹、蚌肉、田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茄子、芦蒿、藕、冬瓜、丝瓜、地瓜等。

舌苔是黄、红=风热咳嗽: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风热咳嗽推荐食谱

梨+冰糖+川贝:梨洗净,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的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上部拼对好,也可用牙签插紧,放入碗中,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2次给孩子吃,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是一个非常普及的治疗风热咳嗽的食疗方。

煮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再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小火煮5分钟,关火,等水不烫了,温的给孩子喝,对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效果是不错的,特别是2岁以内的宝宝,就单煮白萝卜水给孩子喝,就能起到顺气、化痰、止咳、消食、健胃、清热、生津的作用。一天可以喝2-3次。

家长还要注意,孩子风热咳嗽时,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不要吃,如羊肉、狗肉、乌骨鸡、蚕蛹、鱼、虾、枣、桂园肉、荔枝、核桃仁、樱桃、辣椒,应禁止食用。

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内伤咳嗽: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反复咳嗽的孩子,使用的消炎药和止咳药多,这类孩子的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舌苔一般也是白的,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

内伤咳嗽推荐食疗方:

上面的风寒咳嗽方子适用于内伤咳嗽的孩子,但要避免食用风热咳嗽的方子。

山药粥: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即可。宝宝最好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粥可以分2~3次喂宝宝。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此方最适合婴幼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的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煮的时间不宜太长,容易破坏淀粉酶,影响效果。

红枣+白果: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取红枣3粒、白果3粒放入小锅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即可。每晚临睡前给宝宝服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并有固肾的作用,所以对一些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需要注意的是,红枣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于3粒,量多会导致宝宝上火。

除了食疗以外,家长们还可以运用小儿推拿的方法为宝宝止咳化痰。下面推荐几个常用的健肺理气,止咳化痰的手法。

一、掐推小横纹。小横纹即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推小横纹对治疗肺部干性罗音有一定疗效,对脾胃热结、烦躁、口唇溃疡、唇裂、腹胀也有一定的疗效。

二、揉掌小横纹。掌小横纹即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遍。主治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本法能清热散结,宽胸宣肺,止咳化痰,是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治疗肺部湿性罗音有一定疗效。

三、分推肩胛骨。用双手拇指沿双肩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分推~次,分推肩胛骨有宣肺镇咳的作用。可用来镇咳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四、揉肺俞穴和风门穴。风门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腰背痛。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肩胛骨中上部贴近脊椎处,揉此穴有健肺镇咳的作用,也适用于急救,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吐血、骨蒸潮热、盗汗。

五、推揉膻中。膻中,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在胸骨上。用中指端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自穴中向两边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指和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直推至剑突称为推膻中。揉、推、分推各50-遍。主治胸闷、呕吐、痰喘。膻中为气之会穴,推揉能宽中理气、化痰止咳。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吐逆、痰喘咳嗽均有效。治疗呕吐、噎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合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合用。治疗痰吐不利常与揉天突、按丰隆合用。

六、压揉内外肺四穴,一般运用于5岁以上的小儿。肺穴位于拇指远节掌面横纹中心;咳喘点位于食指与中指掌面指根中缝,哮喘点位于无名指与小指掌面指根中缝。掌面为内内肺四穴,掌背相对的位置为外肺四穴,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压或揉3~5分钟。宽胸宣肺,主治一切肺部疾病。

当然,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就是贴敷太源堂足贴,取大拇指和土豪贴贴法(有痰再加肺俞穴,孩子脚底可只贴涌泉)。大拇指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的末穴,别名称“鬼信穴”,肺经井穴,五行属木,大指内侧,指甲角外一分,主要辅助咳嗽、肺炎、扁桃体炎、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等。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白癜风能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jbzl/21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