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百日咳

时间:2016-1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百日咳又称“顿咳”、“疫咳”、“天哮”,民间俗称“鸬鹚咳”。是以小儿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后出现特殊的吸气性吼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相当于西医学的百日咳综合征。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患病年龄以学龄儿童为主,年龄越小其病情和伴发症状越重(由于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现在本病已明显减少)。病程较长,往往迁延2~3个月之久。

本病主要由外感风寒或风热时邪,痰浊内伏,阻于气道,肺气失宣,上逆喉间而致。若痉咳日久,进一步伤及肺脾,则导致肺阴不足、脾胃虚弱。治则:初咳期宣肺解表、镇咳化痰,针用泻法,风寒证加灸;痉咳期清热化痰、宣肺镇咳,只针不灸,泻法;恢复期健脾益肺、生化气血,针灸并用,补法。   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后出现特殊的吸气性吼声(鸡鸣样回声)为主症。   1.初咳期有类似感冒的证候群,如咳嗽、流涕、喷嚏、轻度恶寒发热等。偏风寒者痰稀色白,苔薄白,脉浮紧;偏风热者痰黄稠不易咳出,咽红,苔薄黄,脉浮数。2天左右症状大多逐渐好转,唯咳嗽却日渐加剧。此期可持续1~2周。   2.痉咳期咳嗽阵作,日轻夜重,咳时连续几十声而无吸气间隙。患儿常面红耳赤,泪涕交流,弯腰捧腹,两手紧握;继之咳嗽暂停,得以深长吸气,喉间发出一种吼鸣声;紧接着又是一阵阵剧烈咳嗽。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咳出大量痰涎或吐出胃内容物,痉咳才得以暂时缓解。每日痉咳可达十多次或数十次。部分病例可见眼胞浮肿,眼结膜下出血,鼻腔出血,痰中带血,舌下肿胀、溃疡。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昏迷、抽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期可持续2~6周。   3.恢复期咳嗽渐轻,咳声无力;脾气虚者形体虚弱,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虚浮,气短声怯,痰稀而少,纳差便溏,舌淡、少苔,脉细弱;肺阴虚者干咳无痰,心烦不眠,两颧发红,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此期可持续2~3周。 选穴:列缺肺俞风门丰隆   配穴:初咳期加合谷、外关宣肺解表;痉咳期加天突、孔最利咽镇咳;恢复期加太渊、太白、脾俞、足三里补益肺脾之气;痰中带血加鱼际、孔最、膈俞清热止血;咳吐频繁加内关、内庭镇咳止吐;形体虚弱加气海、膏肓、足三里补气养血。   操作;背部腧穴宜斜刺、浅刺,以防伤及内脏;天突沿胸骨后斜刺1~1.5寸,切勿进针过深或向两旁斜刺;其他穴位常规针刺。 三棱针:取身柱穴。用三棱针挑刺使之出血,然后用小口径火罐吸拔5~10分钟。隔日l次。拔罐:取膻中、身柱、风门、肺俞、脾俞、膏肓等穴。用小罐吸拔。每日l次。   耳针:取肺、气管、神门、交感、对屏尖。每次选2~3穴,毫针中度刺激,不留针;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昆明治疗儿童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lcbx/16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