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身体不用去医院贵州这10个土吃法竟

时间:2017-2-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话说这几天两个贵州人在街上遇到

问候语不是“吃了没?”

而是“穿秋裤了吗?”

气温说降就将,天气说冷就冷了……

是时候“补一补”了!

在我们大贵州

少数民族长期和疾病斗智斗勇,

并探寻出一套药食合一、饮食治病

的好东西,今天新妹就无偿奉送给大家了~

体虚乏力吃这个?苗家鸡稀饭

贵州苗家鸡稀饭,被誉为"营养粥"。将母鸡砍成大块加水、姜块,用大火烧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鸡块捞起另用,在原汤中放进淘洗干净的糯米、大米,用小火熬煮,边煮边用勺不停地搅拌,待米汤汁稠糊时加盐拌匀即成。

药膳特点:

苗家鸡稀饭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补品,味道鲜美,纯正,有健康滋补作用,特别是对正在康复的病人和妇女产后身体虚弱者,食后康复效果明显。

止咳平喘吃这个?油炸蚂蚱

蚂蚱又称为蚱蜢,黔东南一带的人们喜欢捕捉来油炸当做下菜饭来、吃,极为美味。做法:将蚂蚱去翅、足,洗净,油炸后加入佐料翻炒即可食用。

药膳特点:

蚂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别是雌虫有很多卵,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增进人的记忆,还可以止咳平喘、滋补强壮,对百日咳、支气管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贫血体虚吃这个?雷山红米粥

雷山红米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的特产。红米粥是当地尤为地道的一道养生粥,老少皆宜。

药膳特点:

红米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缺铁性贫血、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还能预防结肠癌。

利肠通便吃这个?凉拌鸡血

凉拌鸡血是一道贵州极具特色的美食,将血凝固后用刀划成大块,撒上煳辣椒等调料食之,酸辣血嫩,口感丝滑,虽有一丝血腥味,但入口后随之感觉到的就是酸辣之感。

药膳特点:

鸡血含铁量高,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有效地预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具有利肠通便作用,还可以清除肠腔的沉渣浊垢,因此它是人体污物的“清道夫”。

头疼头晕吃这个?天麻猪脑羹

大方特产天麻,品质好、药效高。天麻猪脑羹是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常食用的一道美食。做法:将天麻用淘米水浸泡,洗净,切成薄片,入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炖1小时,加盐少许,加入猪脑,成稠厚羹汤,捞去药渣即成。

药膳特点:

用于治疗头晕眼黑、头痛、肢体麻木以及小儿惊痫动风等症,猪脑能补骨髓、益虚劳、健脑益智,天麻猪脑羹善治头疼,且能补虚,适应于体质虚弱、神经衰弱。

健胃抗衰吃这个?松毛菌烧肉

松树菌是贵州雷山县的著名特产,又名松毛菌,铆钉菇,松针菇。松树菌烧肉是将松树菌摘取根部,用清水洗净煮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放姜蒜爆锅,下五花肉片翻炒至出油,后放入蒜末焖煮约7、8分钟后至汤的色泽变浓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药膳特点:

松树菌中含有多元醇,可医治糖尿病,抗肉瘤,还能健胃、防病、治糖尿病、防止过早衰老的功效,经常食用松蘑,还能美颜健肤。

润肺止咳吃这个?竹荪银耳汤

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贵州著名的特产。竹荪银耳汤是贵州一道很有特色的药膳美食。做法:用冷水将竹荪、银耳分开泡发,摘蒂去泥洗净。将竹荪切成5厘米的长段,混银耳用温水漂洗几遍。冰糖用水溶化,撇去浮沫放入竹荪、银耳煮熟,装碗即成。

药膳特点:

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萌生与扩散。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也具有保健作用。

增进食欲吃这个?鱼包韭菜

它是黔南水族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做法是先把鲤鱼料理好,再将韭菜、广菜填满鱼腹,用米草捆扎好,然后清蒸而成,鱼肉细腻,鲜香可口。

药膳特点:

“鱼包韭菜”有非常好的药膳作用,能调节和、刺激肠胃、增进食欲,加上鱼本身的营养价值,所以“鱼包韭菜”有保健、药膳的功效。

补中益气吃这个?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贵州壮族地区的传统特色风味小吃,呈黑、红、黄、紫、白(糯米色)等5种色彩,又称“乌饭”、花糯米饭、五彩糯米饭。味道鲜美、醇正平和、微甘且不腻口,各有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药膳特点:

五色糯米饭具清热解毒、健胃强身、补中益气、暖脾胃、缩小便之功效。

温中壮阳吃这个?炒九香虫

只有在贵州剑河才能吃到地道正宗的炒九香虫,九香虫,学名椿虫,也叫“放屁虫”,用温水浸泡把“臭屁”排出,再加佐料用热油爆炒。

药膳特点:

九香虫有理气、温中、壮阳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还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最后新妹儿要说一句

药膳虽好,也只是保健养生呦

医院!

贵州新目标综合整理编辑

欢迎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爆料投稿邮箱:

qq.







































北京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lcbx/64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