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三百日咳重出江湖

时间:2017-6-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我曾经很威风!

我能!我能让孩子们咳得出不了气。

我能!我能让孩子们咳嗽2~3月。

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百日咳”,“百日咳鲍特杆菌”。

……

后来,也就是在二战后,唉!我开始没落了。

我的没落始于年一个叫Miller的美国人搞了一个专门针对我的疫苗,我痛恨这个家伙!这个疫苗还经过了很多次更新换代(在中国目前用的叫做百白破联合疫苗),到年在中国大陆我已经没落到了每10万人只能抓到1个小萝卜头的地步。

……

落后就要挨打!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也要改变目前被动挨打的现状!走上复兴之路!

创新是走向复兴之路的灵魂,我要不断创新,让针对我的疫苗产生不了抑制我的作用(疫苗是用我的同胞的遗体或主要成份做成的,注射到人体后因为是死的菌或破坏了的菌不会导致人体出现百日咳,但会让人体产生针对我的抗体),我要不断改变自我,让针对我的抗体打击不到我。

乘虚而入是我实现复兴之梦的主要方法,一般注射疫苗后产生的针对我的抗体最多也只能维持10年左右,我就专门攻击这些武器装备老化的人群,特别是那些武器装备老化的孕妇所生产的新生儿或婴儿(正常孕妇会把抗体通过脐带传给胎儿)。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制造了百日咳的大爆发,而且每3~5年就会有一次小流行。WHO统计年我的同胞在全球范围内作案万起,19.5万儿童的死亡由我负责。在中国大陆我的工作也在按部就班的展开,百日咳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哈哈!哈哈!我回来了!

附:百日咳的防治

百日咳的主要表现

百日咳初期(卡他期或称痉咳前期)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流涕、流泪,低热或中度发热等感冒症状;3~4天后热退、流涕等症状消失,但咳嗽逐渐加重,以夜间为著,进入中期(痉咳期),患者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其特点是频繁不间断的短咳10余声,如呼气状态,最后深长呼气,此时由于咳嗽而造成胸腔内负压,加之吸气时,声带仍处于紧张状态,空气气流快速地通过狭窄的声门而发出一种鸡鸣样高音调的吸气声,接着又是一连串阵咳,此期一般持续2~6周,也有长达2个月或以上;然后进入恢复期,此时阵发性痉咳次数逐渐减少至消失,持续2~3周好转痊愈。若有并发肺炎,肺不张等常迁延不愈,可长达数周之久。

百日咳的典型表现是刺激性剧烈咳嗽(最典型的就是吭!吭!吭!吭!吭!吭!吭!吭!吭!吭!吭!咕咕咕咕,先剧烈咳嗽,然后象公鸡叫一样吸气),原因是由于百日咳杆菌的入侵导致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坏死,痰液分泌增加、排出受阻,不断刺激呼吸道的周围神经,传入大脑皮质及延髓咳嗽中枢,反射性引起痉挛性咳嗽,由于长期刺激使咳嗽中枢形成兴奋灶,以致非特异性刺激,如进食、咽部检查、冷风、烟雾以及注射疼痛等,均可引起反射性的痉咳。恢复期间亦可因哭泣及其他感染,诱发百日咳样痉咳。

协助百日咳诊断的主要检查

1血常规百日咳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貌似病毒感染。

2百日咳杆菌培养,抗百日咳抗体,百日咳的基因检查都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诊断。

识别李鬼

类百日咳综合征副百日咳杆菌,腺病素1,2,3,5型,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亦可引起类似百日咳症状,但一般中毒症状较百日咳重,咳喘较明显,淋巴细胞增高不如百日咳明显,其鉴别主要依靠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百日咳的治疗

初期(卡他期或称痉咳前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首选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也有明显疗效;其次可选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亦有效。抗菌治疗疗程为2周。

中期(痉咳期)、恢复期疗效欠佳,但可以缩短排菌时间。

上面这些都太专业了,是医生考虑的,家长需要了解的是:

1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噪音刺激,诱发咳嗽。

2空气新鲜和适当温度、湿度,避免冷空气、油烟、烟雾等吸入诱发咳嗽。

3婴幼儿痉咳(剧烈咳嗽)时注意低头体位,多拍背,以便痰液排出,防止窒息。

4饮食宜选择细、软、烂易消化吸收,且宜吞咽的半流质或软食。因病程较长,体质消耗大,注意选择热能高,含优质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物。

5姜、蒜、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对气管黏膜有刺激作用;百日咳患儿往往在食人生冷食物后咳嗽加剧,特别是棒冰、冰冻汽水、冰淇淋,这些食品是又冷又甜,吃下去后痉咳加剧是常见的事情。

百日咳的预防

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百日咳的主要方法。我国的接种程序是3,4,5月进行初次免疫,18-24个月龄加强免疫。完成基础和加强免疫后保护期可达6年。

计划赶不上变化,目前百日咳的感染人群主要为青少年、成人,同时这类人群又成为了婴幼儿感染百日咳的重要传染源。过去百日咳由“儿童--儿童”的传播模式,变为如今的“青少年/成人--新生儿/儿童”的传播模式。那么,“计划免疫”也得改变一下计划:在流行季节?对卫生保健工作者进行选择性接种;?对保育员进行选择性接种;?对青少年进行普种;④继续对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和/或改进目前婴幼儿的免疫接种。

大家都知道“上医治未病”,但能做到“未雨绸缪”的人毕竟不多,大多是“临时抱佛脚”,做到以下几点往往能达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效果。

1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季节,凡确诊的患者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对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前驱症状应及早抗生素治疗。家里有百日咳的病人就尽量不要与其他人接触,以免传染他人。

2切断传播途径由于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但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3保护容易感染人群

对婴幼儿及体弱小儿,未经预防接种而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者,可选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注射,可使其暂不发病,然后尽快补种疫苗。

对于已接种疫苗的家庭成员、保育员及其密切接种者进行加强接种。

百日咳接触者预防性应用红霉素也可降低百日咳的感染率,有助于控制百日咳传播。

西医育儿







































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lcbx/74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