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VS调配型:乳饮料市场未来展望 据统计,到2006年中国年人均牛奶消费量已达21.7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虽然距温总理提出的“让每人每天喝上一斤奶”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就我国多年来年人均消费牛奶一直在8千克左右徘徊的国情来说,已是一个了不起的奔腾。牛奶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得益于乳饮料行业的快速突起。 近几年我国乳饮料市场发展迅猛。2003年“非典”事件造成的恐慌症,在广大农村市场构成了“酸奶(乳饮料)热”。乳饮料市场从此进入了壮盛时期。催生了数以千计的中小乳饮料生产厂;另一方面,伊利、蒙牛等几大乳品巨头在纯奶市场的价格厮杀,使得纯奶价格一路走低,百利包牛奶的价格几度接近纯净水的价格,极大地刺激了城乡市场。牛奶迅速由奢侈品变成了寻常百姓的桌上餐。伊利、蒙牛等巨头实现了膨胀式发展。与此同时,各大乳品巨头的液态奶利润率也跌到了底限。为谋求利润和发展,乳品巨头们都不谋而合的把开发重点转向利润率较高的乳饮料。2005年~2006年伊利的“优酸乳”与蒙牛的“酸酸乳”之战;娃哈哈的“营养快线”与小洋人的“妙恋”之争,和3鹿、光明的牢牢跟进,更使乳饮料市场一路升温。 在调配型乳饮料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势下,以太子奶为代表的乳酸菌饮料更是高歌猛进。2006年白癜风遗传乳酸菌饮料市场规模已达25亿元,年总产量突破50万吨,乳酸菌产业范围已超过160亿元人民币。太子奶以年增长率25的速度连续5年居乳酸菌饮料市场产量、销量、市场占有率三个第一。在150多家乳酸菌饮料企业中,太子奶的市场份额达70,稳居中国发酵型乳酸菌饮料业的霸主地位。 发酵型乳酸菌饮料由于营养价值独特在国外倍受青睐。在日本、欧洲等国活性乳酸菌饮料乃至占乳制品市场份额的80以上。世界乳酸菌饮料的市场规模已达400亿美元之巨。而我国只有区区25亿元人民币,相差差异,发展潜力、空间巨大。 牛奶在发酵进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营养成分,如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小份子氨基酸,乳糖降解为乳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也解决了那些带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群没法享受牛奶(饮用牛奶后腹胀、腹泻)的困难。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乳酸菌、维生素、氨基酸等。其活性物资具有调理人体健康的特异功能。如能抑制“大肠杆菌”、“螺旋杆菌”等有害菌的生存;平衡人体肠道菌群,抑制机体老化现象;有利于解决四大肠胃毛病: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胃溃疡。对有经常性便秘、腹胀等症状的人来讲,肠中食品不能及时消化排出,有害菌不断在肠道内繁殖,可引发多种消化道疾病。肠道除承当消化系统的功能外,还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系统。免疫力低下的人多喝乳酸菌饮料可以起到改良体质的作用。 活性乳酸菌饮料与酸奶有一定区分。酸奶的营养成分和牛奶接近,是平常补充蛋白质和钙的很好来源。但酸奶在发酵中所采取的菌种耐酸性通常较差,饮用时很难到达胃里。因此肠胃调理功效非常有限。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含量虽然只有酸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其中所含的益生菌耐酸性和生长活性却更强,有更好的肠胃保健功能。 发酵型乳酸菌奶饮料在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上高于普通奶制品,生产企业要具有一定的技术、科研和资本实力。1996年太子奶开辟中国乳酸菌饮料行业之先河。以“72小时发酵,180亿乳酸菌,改良中国人的肠胃健康”的功能诉求与调配型乳饮料构成有力的区隔。乳酸菌饮料独特的口感和特有的保健功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和爱好。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作为大众化营养保健食品的乳酸菌饮料必将成为更多消费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者的选择。专家预测:未来3~5年内将是中国乳酸菌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继太子奶在我国兴修最大的乳酸菌科研中心,益力多与达能成立“合作委员会”联手开发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以后,日本乳酸菌饮料“养乐多”也开始进入我国市场。随着乳酸菌、益生菌市场的高速发展,我国乳业巨头都争先恐后开发以乳酸菌、益生菌为健康需求的产品。蒙牛LABS菌,达能BE80菌,伊利LGG菌,光明活力e+菌等产品也陆续上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fjpx.com/jbyw/1049.html |